跳至主要内容

《享樂》

华乐团招牌pose



第一场的献花仪式 
我们就是这样被观众笑的。


很早就说要合照
结果搞到很迟才有机会拍
















想念优优






里包安!



恶心动作
我喜欢。



跟老师合照
怎么感觉有那一丝丝的心酸,哈哈

与团长携手合作 
魔女!
两位明显抢镜头


与主席合作孔雀
抢镜头again


有意思!






  一切都是出乎我预料的事情。没想到我不止出了差错,而且还是很大的错误。自己常说 "Music non stop",也抱持着“演奏不能停止,一切不能重新再来”的心态,但最终还是触犯了自己的原则。直至现在,仍然十分伤心难过,我想这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平复心情。

  独奏是一件令人感到疲乏的事情。或许身边的人能够明白独奏很恐怖、很压力。但实际上的感觉,他们是无法体会的。但不能责怪他们,因为这本该是独奏者应该自己面对的。当大组曲撤完,琵琶组的同伴们都在忙碌的准备下一首曲子的时候,我,自己一人绕了一段路去更换独奏服。平时走那条路时,都不觉得有多远,但当时却深深的觉得那条路好远、好漫长、好宁静。

  之后才深深的明白独奏的累,是在于心灵上的累。在后台,你必须独自一人沉淀心情。第一场演出时,大家都跟我有说有笑,似乎对我的紧张有了很大的帮助;第二场,显得庄严了一些。没有人纾解我的心情,自己也感到格外压力,不停的走来又走去,之后蹲在地上向上帝祷告。我显然没有深呼吸再进场,而且一整天的疲乏下来,我似乎承受不起那种紧张和压力了。不出我所料,我的确失败了。当我停下来的时候,心里十分难过,也很气馁。妈妈之后告诉我,她很担心我就这样放弃离开,她当时一直在心里帮我加油。我当然我不允许自己给大家一个没有终的演出,就算是差得要命,我也要厚着脸皮把它奏完。

  一整个晚上就被这件事弄得很伤心失落。我记得我走出场看见大家紧张着准备进场时,就开始哭了。因为总觉得很对不起大家!整个过程,我都忘了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享受过程。忘了享受那些掌声,那些只属于我自己的掌声。没想到整个音乐会,我有机会享受属于自己的掌声;没想到在一个众多人参与的音乐会里,我有机会让大家专注在我身上;没想到学了四年的琵琶,终于可以为大家呈献自己的琴声。原来独奏,是一件那么值得令人骄傲又有成就感的事情。

  独奏之后大家给我的安慰,我真的很谢谢你们。记得老师也安慰了我,虽然我忘了老师说了什么,但就是觉得很有道理。老师也是一位演奏者,我想他经历的会更多,体会的道理也会更深。这就是我喜欢听老师讲话的理由!还很谢谢那些sms给我的人,还有吕蕙妤买的水,还有那些在面子书上鼓励我的人。真的很暖心!当然还很谢谢爸爸妈妈....一切尽在不言中。

  辛苦了那么久,一切总算过去了。记得因为这场音乐会,我把我的手练到受伤了,也常常在练独奏曲的时候自暴自弃,甩谱猛扫弦大哭。去上了琵琶课后,老师却帮我解了很多难题,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会有那一丁点的小成功,是因为老师给了很大很大的帮助。记得在礼拜四的彩排,当我听说老师想听听看我的独奏时,真的很开心。所以就算再累,也先跑去找老师,奏给他听。总的来说,我真的越来越喜欢做老师的学生的感觉了!哈哈哈哈

  再来就是琵琶组,其实我认为琵琶组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是练习时间太少的关系吗?还是我带得不够充足?希望下次的琵琶组会更好。也希望大家不要因为音乐会结束了,就松懈下来。我们学音乐,不单只是为了音乐会。总的来说,我希望看到更好的大家!接下来的演奏考、观摩赛、两校观摩,希望大家可以认真看待。

  0630就这样过去了...不论结果怎样,我都已经尽力了!经过这次音乐会,我更是明白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人生中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是顺利的,若那时的独奏我成功了,那我现在就应该没有了想要奋斗的心。回想起在我初二那年,第一次上大合奏《剪羊毛》,那个微风都不如的台风和超烂的技术,简直不敢看;第一次重奏《三六》,真的很差,差得不堪回首。但隔年雪耻《三六》,夺回了冠军。也在那年的音乐会大合奏上被台下的团友称赞我奏得很棒。

 原来人生难免有一次挫败感,才会懂得如何努力去为自己争取成就感。期待我还有机会雪耻。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又是新階段

印象中不久前才更新,沒想到上一次更新是一年前。 那時候在為論文崩潰又努力著。 看不到終點、自我懷疑、好無力 沒想到就這樣撐過來 覺得blogger真的很厲害,都那麼多年了還沒關閉。 從15歲寫到現在28歲,真希望這裡永遠不會結束  ... 有時候看著小時後的文章,有種在跟小時後對話。 雖然都是自己的問題和感受,但偶爾閱讀起來會覺得好意外 對於自己曾經的想法、感受、對這個世界的感悟。 目前終於告別24年的學生身分... 進入另外一種類似學習的狀態。 純工作也快一年了,回到母校,用另外一種身分,從事與音樂無關的工作。 坦白說,做到現在有點覺得自己不適合。 雖然有時候感受到自己的特殊身分、經歷可以給為學生帶來一些共鳴、安慰。 但有時候我會問上帝,我的人生真的很不容易, 但為什麼目前為止好像感覺到上帝比較希望我可以成就他人。 陪伴一群學生成長,並不是那麼容易。 他們脆弱的時候,我需要安撫他們;怠惰的時候,要推他們一把。 對於心靈空洞的我而言,雖然我體會過他們的無助,但是要再給予力量... 長期而言,是一種消耗。 也許我還在尋找人生的答案,但也許人生本來就沒有答案。

難達標

每一個下班後的夜晚,總是流眼淚走回學校 總是在問上帝 我已經很努力 很認真 只要有時間就打報告 練琴 連玩樂的時間都沒有給自己 每個假日都要上班 我沒有一個休息天 可是為什麼 我還是做不好別人理想中的自己 時間長了 心裡會不平衡 我知道 每個人面對不一樣的困難 可是還是會比較 為什麼別人下課後可以練琴 為什麼假日可以出去玩 為什麼晚上可以那麼早睡覺 為什麼我那麼努力的過日子 卻還是成為不了值得你稱讚的女兒? 當工作受到委屈 或實在太累的時候 我就會安慰自己說 自己辛苦一點 可以減輕你的重擔 我多做一點 你就可以不用愁工作 從來都不會因為我的生活費沒比其他人高而責怪你 因為我非常了解你的辛苦 也因此常自責自己的存在 所以我努力去改變著一切 雖然從我找到工作後你停止給我生活費 讓我有點喘不過氣來 不過還是自己慢慢消化和接受 如果我辛苦一點可以讓你輕鬆一點 我真的願意犧牲一些東西 可是你給我的不理解 總是讓我覺得很累 我的生活在你看來真的那麼輕鬆嗎 有時候好想讓你來活一活我在台灣的日子 面對那種工作時擔心課業;上課時對趕著上班感到壓力 搞成這樣 工作做不好 琴也練不好 身體也越來越差 就連跟神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我挺無奈的 有時候還蠻想逃跑

好疲憊的這段日子

迎接2025的那一刻,其實我滿懷期待,覺得這將會是近幾年來狀態最佳的一年。但是,生命很奇妙的地方也許就是在不經意的時候,給你重重的一擊。伴侶的家庭發生重大事情,反而讓我有種突然清醒的感覺。很多人告訴我,現在看到彼此對於另一半的期待、看法是如此,雖然很痛苦,但也是好事。這段日子被痛苦籠罩到有點不太知道怎麼描述自己的感受,但我想記錄下來,此時此刻我會儘量。 對伴侶的母親一直有不好的印象,但這並不是毫無原因的。伴侶自己也有說過,母親很難搞,只想照著自己的想法做事,不能接受他人違背。但是事到如今,很多時候我因為他母親說的一些莫名其妙、越界的話感到生氣、不愉快,並且表示想保持距離,不想去他們家的時候,伴侶卻會說「這就是婆媳問題」。甚至是,會把問題歸咎於我對他們家人有偏見。事實上,我有配合過、努力過。這句話聽起來就很奇怪。 當發生重大事件後,也就是伴侶的父親病重入院,至今變成植物人後,明顯感受到另一半對母親的牽絆,同時對於伴侶的傳統期待。這種感覺窒息到,讓我覺得有前所未有的放棄感。這段日子非常不快樂。當初為了符合伴侶和他家人的期待,我搬來了他們家附近的房子住。但卻也在這段日子感受到很明顯的孤單、無力感。 伴侶父親住院期間,我去探望了三四次。坦白說,因為伴侶的傳統觀念、大男人主義,我已經開始陷入自我懷疑的狀態。當我在寫出三四次的時候,我甚至會問自己,是太少嗎?錯了,大家給我的想法是,我們就是單純的男女朋友關係,我去探病只是義務。我也覺得啊,身為伴侶,最多只是照顧伴侶的心情吧?我有請過全天假去陪伴、也有試過待在那裡兩三小時。重點是,我自己的父親生病倒下的那段日子,因為疫情嚴重,我也沒有機會去探病。但伴侶和家人有更多的要求。當初自己經歷痛苦事件時,另一半甚至是被他的母親阻擾來陪伴我。現在想想,真的還是替自己感到不值得。 沒關係,我也因此決定規劃裡不再放入這個伴侶,不再為了這段感情做更多的調整。寫了好長一段,好像在跟老朋友訴苦一樣,希望對我的內心有幫助。 還是想記錄痛苦的這段時間,我有努力為自己做什麼。大概就是一直出去散心吧。每一次的出走都是一次的心態調整。但每次回到那個房子,回到這段關係裡面時,痛苦的感受又再次出現,甚至更嚴重。就連今天早上,伴侶的母親又「再次」出現在我的惡夢裡。最近是暑假,聽了好幾場研習。剛好昨天的研習主題在談「創傷」。我一直在思考,經歷伴侶的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或許...